您的位置: 首页>> 榜样力量>> 岗位建功

十八年的坚持,只因一片初心

发布时间: 2022-03-18 来源: 省妇联 阅读: 123
字体:[]
保护视力色:

  张玉红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,她丈夫是安徽望江凉泉人,在南京工作。2003年春天,她开车来到望江,走进了县民政局在原烈士陵园老地基上兴建的一个院子。面对一幢已经建成5年,但装修工程仍然没有完工的四层楼房,张玉红的心都凉了。但是,一想到死去的奶奶,想到农村有多少像我奶奶这样的老人啊,没人照顾是不行的,她又不愿退缩了。为使这座楼房达到老年公寓的开业条件,她晚上住在朋友家,白天就在工地上一身泥灰一身汗地干活。从生活设施、食宿设备、家具用具的置办,到房间、餐厅、通道的装修;从院内广场的清理与绿化,到供水、供电的开通……足足用了半年多时间。

  张玉红的丈夫给老年公寓取了一个名字,叫“寿星乐园”。这个名字里,寄托了丈夫和她共同的初心和梦想。

  2003年10月1日,“寿星乐园”对外开业了。没想到开业之初,52张床位居然没有一个人来住。亲友们帮她发传单、做宣传,开车去接、去请,可是老人们就是不来。为了打开局面,她提出“免费试住”,让老人住住看。丈夫的恩师为了帮助我,主动提出要来“寿星乐园”入住,这样带动了另外两个老人,寿星乐园开始有了“人气”。

  但两年后,还是只有三个老人。张玉红的投入、热情和付出、满心的期望……全都慢慢跌入冰窟窿。那两年里,她确实感觉累了,不止一次想打“退堂鼓”。可当她向公寓的老人告别时,他们掉了眼泪,弄得她也哭了。只好临时改口说:“我只是回南京看看,不会丢下你们不管的”。

  从那时起,张玉红就暗暗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誓言:只要有一个老人住在寿星乐园里,就决不离开望江。她终于明白了养老院的终极目标:不仅要管好老人们的吃住,更需要让他们感到快乐和充实。


  张玉红本来做好亏损3年的准备,没想到这一亏就是十几年,直到最近几年,人们的观念变了,寿星乐园的经营才有起色。

  老人们年纪大了,越老越像孩子。在寿星乐园住久了,难免想出去看看,有几个老人,一直念叨着要去北京看一看,但老人们都这么大年纪了,这么远的路程能坚持下来吗?而且,飞机不让坐,动车也不方便,张玉红真有点左右为难。为了帮老人们实现这个心愿,2018年,她租了一辆房车,用了9天时间,带着“老人团”逛徐州、游济南、拜孔庙,游北戴河,终于到了北京天安门。最难忘的是8月23日,她带着老人们游览八达岭长城。先轮流坐轮椅,然后坐索道,再由她換扶着往上爬。老人们都非常兴奋,80岁的张秀兰老人做过4次大手术,身上还带着管子;96岁的程乙宗老人在八达岭长城上挥手留下精彩的瞬间。

  2014年,张玉红被查出患上了恶性乳腺癌,回到南京鼓楼医院做手术时,丈夫对她说:“你家不要,孩子不管,用十几年的大好时光,就换来一身病,你这是何苦?”他要我出院了就回家好好养病。可是,手术后没多久,张玉红接到老年公寓的电话,有个老人出了一点问题。她很着急,就强迫命令我弟弟开车送她回望江。当时她身上还背着一个手术后的“导流管”,当丈夫赶到病房时找不见她,给她打电话时,她已经到了安徽境内。

  日月如梭,光阴飞逝,张玉红创办寿星乐园18年多来,每日每夜都没有好好休闲过,连夜间也不敢沉沉入睡,因为她梦里也得关注老人们的安全。18年来的每一个节假日,她都守在寿星乐园,陪伴着我的这些老人们。

  近两年,物价和人工成本上涨,张玉红不愿意提高老人们的入园费用,这就加大了寿星乐园的运营压力。如何让老人花钱少,吃住好?她想来想去,只有一条路: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。在杨湾镇的丰乐村和团结圩,她承包了四百多亩林地,种蔬菜,搞养殖。

  每天清晨,张玉红安排好公寓的事情,就开车去两个种养基地“指挥作战”,晚上满载着绿色生态的家禽和蔬菜回到公寓,让老人们吃上新鲜的绿色食品。虽然很辛苦,但看到老人开心,特别是她种养的蔬菜和家禽,因为绿色生态,已经在全国各地热销了,赚来的钱可以补贴寿星乐园的运营成本。

  寿星乐园是望江县第一家养老院,一转眼,张玉红在这里陪伴老人度过了18个春秋。18年多来,她从一个望江媳妇,慢慢变成了许多望江老人的女儿。她笑着陪他们过,哭着送他们走,生命在不知不觉中轮回。她也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自己的风华盛年,有人问她为什么?张玉红觉得,只是因为当初的那一片初心,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,牢记使命,才这么坚持着做点有益的事情,才不枉在这世上活一辈子。

  (免责声明:该展示案例内容系发布单位或个人自主供稿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。)

c_msg
Baidu
map